《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在貧困地區——補齊交通設施短板 完善物流配送體系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未來三年,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需要脫貧,我國脫貧攻堅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公布,為今后三年脫貧攻堅工作明確了各項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鞏固脫貧成果,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實現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主要指標涵蓋貧困地區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等多個方面。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發展環境明顯改善,深度貧困地區如期完成全面脫貧任務。
為確保脫貧攻堅戰目標實現,《指導意見》提出多項具體措施。在交通運輸領域,《指導意見》提出加快實施交通扶貧行動,加快推進“快遞下鄉”工程,完善貧困地區農村物流配送體系等具體措施。
加快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交通運輸網絡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肩負著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托。《指導意見》將加快實施交通扶貧行動列為加快補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短板的4個方面工作之一。
《指導意見》提出,在貧困地區加快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盡快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以示范縣為載體,推進貧困地區“四好農村路”建設。擴大農村客運覆蓋范圍,到2020年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目標。加快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基本完成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安全隱患治理。推進窄路基路面農村公路合理加寬改造和危橋改造。改造建設一批貧困鄉村旅游路、產業路、資源路,優先改善自然人文、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風情小鎮等旅游景點景區交通設施。加大成品油稅費改革轉移支付用于貧困地區農村公路養護力度。推進國家鐵路網、國家高速公路網連接貧困地區項目建設,加快貧困地區普通國省道改造和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內河航道建設。
按照《交通運輸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在打好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戰方面,交通運輸部將力爭到2019年年底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重點實施1.2萬個撤并建制村等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到2020年基本完成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的安全隱患治理,加強通客運線路村道上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安全隱患重點路段的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累計處置里程約7.6萬公里,實施窄路基路面農村公路合理進行加寬改造約8.4萬公里;到2020年實現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縣城通二級以上公路;貧困地區改造建設約1.7萬公里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聚焦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目標;繼續加快嘉陵江、贛江、漢江、烏江等沿江貧困地區航道建設,大力改善貧困地區航道通航條件。
“快遞下鄉”工程服務產業扶貧
目前,各地脫貧攻堅工作都高度重視產業扶貧,產業扶貧首先要把產業搞好,也要確保產得出賣得出、產得好賣得好。
《指導意見》提出,多渠道拓寬農產品營銷渠道,支持供銷、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貧困村。加快推進“快遞下鄉”工程,完善貧困地區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加強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冷鏈設施建設。推動郵政與快遞、交通運輸企業在農村地區擴展合作范圍、合作領域和服務內容。
按照《三年行動計劃》,在推進“交通+產業”扶貧方面,交通運輸部將整合交通、郵政、供銷、電商等資源,推進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暢通農產品銷售、生產資料和生活消費品下鄉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各地郵政企業“一市一品”農特產品進城項目共實現交易額18.1億元,惠及國家級貧困縣412個,帶動貧困人口增加收入1.4億元。“快遞下鄉”工程持續推進,全國鄉鎮快遞服務覆蓋率超過90%,全國建設農村公共取送點4.8萬個,各地培育地標性金牌工程儲備項目26個。
最新報道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8部門關于推2025-02-24
-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2025-02-24
- 應急管理部關于調整11項 安全生產2025-02-24
- 關于批準發布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2025-02-24
- 關于批準發布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2025-02-24
- 關于批準發布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