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協調推進體系的工作方案》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協調推進體系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建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協調推進體系的工作方案》全文如下:

為落實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精神,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現就建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協調推進體系(以下簡稱“10+3”協調推進體系),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統領,聚焦“十強”產業和“放管服”、高層次人才、重大基礎設施三大支撐,運用工程化的辦法,建立“統分結合、責權明確、運轉高效”的協調推進體系,整合資源、凝聚力量,壓實責任、強力推進,確保重大工程全面起勢、盡快見效,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堅實保障。

(二)推進原則

1.突出高質量發展。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要求,聚焦以“四新”促“四化”,努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地,切實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2.突出統籌融合。堅持全省“一盤棋”,立足現有基礎,強化統籌協調,遵循產業發展規律,推動產業跨界融合,強化乘數效應。發揮各市特色優勢,實現錯位發展,切實防止相互封閉、相互割裂。

3.突出項目支撐。建設有進有出、動態調整的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強化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辦公室(以下簡稱省重大辦)牽頭協調作用,促進資源集聚、力量集中、政策集成,確保重大項目順利進展,切實防止泛泛談、空對空。

4.突出環境優化。堅持“政府引導、行業協同、市場運作、企業主體、智庫支持”,以深化“放管服”為突破口,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創新體制機制,營造一流環境,切實防止責任不清、邊界不明。

二、總體架構

(一)“十強”產業推進體系

對“十強”產業,逐一構建“6個1”的推進體系。

1.1名省領導同志牽頭。每個產業由1名省領導同志牽頭,靠前指揮,強化協調,統籌推動專班、智庫、規劃、基金、聯盟(協會)等運作。

2.1個專班推進。每個產業由1個專班負責推進。每個專班由牽頭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牽頭部門和參加部門的分管負責同志和業務處室負責同志為成員,同時牽頭部門選派一名負責同志擔任聯系人。專班主要職責是制定專項規劃、工作方案,開展相關產業政策的研究制定和爭取落實,謀劃相關產業發展方向、突破重點和園區布局,協調該領域重大項目的爭取、落地、建設等工作。

3.1個規劃引領。各牽頭部門按照責任分工,抓緊編制“十強”產業專項規劃。各牽頭部門要認真做好各專項規劃與總體方案、實施規劃和實施意見的銜接配套,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引領性,盡快按程序報批實施。

4.1個智庫支持。智庫團隊由牽頭部門負責遴選組建,智庫成員應為該領域全國一流專家,首席專家應為頂尖或領軍人才。組建智庫不是新設機構,可采取相對松散、靈活有效的市場化運行模式,政府以購買服務等方式與智庫開展合作。智庫主要職責是研究產業發展的戰略性、前瞻性以及熱點難點問題,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供政策建議,為產業轉型升級和投資結構調整提供咨詢,為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引進和研發提供指導。

5.1個聯盟(協會)助力。聯盟(協會)由省工商聯會同牽頭部門提出組建或整合方案。聯盟(協會)應廣泛吸納企業代表、中介組織等參與,負責人應為該領域有較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龍頭企業或中介服務機構的負責人。主要職責是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交流協作,促進行業發展,加強行業自律。

6.1支(或1支以上)基金保障。在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總體框架下,優先設立“十強”產業基金。大力推動政銀企合作,多渠道開展基金推介,充分撬動金融機構和境內外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確保每個產業至少有1支基金保障?;鹪O立工作由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負責。

(二)三大支撐推進體系

對“放管服”、高層次人才、重大基礎設施三大支撐,逐一建立“3個1”的推進體系。

1.1名省領導同志牽頭。每項任務由1名省領導同志牽頭,統籌推動三大支撐任務落實。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個別任務采取雙組長制。

2.1個專班推進。主要職責是制定行動方案(實施意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設一流人才隊伍、一流基礎設施,有效支持全省新舊動能轉換。

3.1套政策保障。圍繞人才智力、制度環境和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強相關政策的研究制定與協調爭取,為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供政策保障。

三、推進機制

(一)強化督導考核

1.一月一專題匯報。各工作專班采用口頭或書面形式,每月向省委常委會或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匯報進展情況。重點包括規劃編制、項目推進、政策落地、基金運作、招才引智、招商引資等工作。

2.一季一視頻推進。每季度選擇3個左右重點產業(重大支撐),采取視頻推進會議形式,通報重點任務推進情況,進行經驗交流,查擺問題不足,部署工作任務。

3.一年一評估總結。將“10+3”重大事項推進情況作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評價的重要內容,完善評價體系,強化激勵約束,更加有效地傳導外部壓力、激發內生動力。

(二)強化協調服務

“10+3”協調推進體系由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牽頭抓總,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負責統籌協調、定期督導。省重大辦加強與各工作專班的有效銜接,及時調度進展情況、協調解決重大問題、抓好重大事項推進落實,適時開展進展情況評估。

各牽頭部門要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政策配套,落實工作責任,加強對各市的統籌指導,強化與智庫、聯盟(協會)、基金及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聚焦重大項目,搞好協調服務,加強要素保障,確保項目盡早開工、加快建設。

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金融辦等部門要立足職能、創新思路,在強化財政資金扶持、緩解土地制約難題、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等方面,強化務實舉措,加大推進力度。省統計局加快完善“四新”“四化”和“十強”產業指標測算方法,健全監測通報制度,為科學決策、科學監測、科學考核提供支撐。

四、工作要點

一是對于智庫運行、聯盟(協會)組建和推進機制等問題,適時召開專題協調會,進一步研究細化后,由相關省領導同志和牽頭部門抓好推進落實。

二是省重大辦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健全運行管理和績效評價機制,智庫等相關經費從省財政或新舊動能轉換專項資金中列支。

三是各市要對接全省規劃、立足本地實際,構建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建立務實管用的推進體系。